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工业4.0应认清数字制造的本质核心

2016-03-31 15:05780
      出于对德国制造的仰视和对中国制造前景的担忧,业内人士已将工业4.0内化为一种集体崇拜:对全新技术升级的迷恋与渴望。

这看上去像是一个局,或许也是一种罪,即使罪的起源并不是工业4.0本身。然而它既然如此广泛地左右我们的心理,各种警惕的板子,就不得不狠狠地打过去。

No.1 颠倒甲方与乙方关系

德国人只要一开口说点工业4.0那点事,我们的舆论立刻会众口一声地说,“原汁原味的工业4.0”。

德国工程院院士孔翰宁,被称之为工业4.0教父。他作为SAP的高官曾经在SAP任职二十年。他的背后,一直都有SAP的身影。就这样,一个披着带有鲜明供应商印记的大袍子布道者,为什么要称之为“教父”?

工业4.0将甲方与乙方的关系,颠覆成了师徒关系。供应商一夜之间都变成了精神导师。

德国的制造很好,但不代表他们每个人都可以来告诉我们怎么做工业4.0。这是一个对他们同样生疏的工业升级。

更可气的是,还有一些意大利供应商也跟着浑水摸鱼,带着几个早已存在的全自动包装机、注塑机等,也跑到中国来兜售工业4.0的解决方案。

德国工业、德国制造精神都是我们的导师。但我们因工业4.0而将供应商供奉为救星,花冤钱的一定是我们自己。

No.2 大篮子主义,干扰了专业分工关系

工业4.0成为一面万能的红十字会旗帜,所有的人都可以膜拜它的济世意义。过去几十年中国工业从来没有受到这么重视。结果投资人来了,媒体人来了,专家来了,外国供应商来了,还有可怕的工业4.0成功的案例也来了。

这严重地干扰了扰乱了专业的严谨和分工秩序,混淆了各自需要深耕的疆土。大家都在极力地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显得宽大,以便能罩得住用户的期望。

实际上我们能理解的事情,一定只是一小块。现在需要推崇专业分工,中国工业技术的发展现状,大多数企业现在没有解决专业精细的分工要求。

我们各自守住自己的专业线,做点小事情,做好小事情,中国的制造业就可以变得更好。

现在中国工业一家亲,全部都是工业4.0之友。它成为一种可以自由进入陌生国家的护照,似乎拥有它,就使得我们拥有了跳出边界的能力。

No.3 工匠精神更加遥不可及

一直有人在呼喊“工匠精神”,好像中国的工业搞不好,就是因为我们的工程师缺乏工匠精神。

这是一个浅薄而自私的口号。它把责任推给了别人,推给了一线工程师,而忽略了这是整个社会相互作用的结果。

工匠精神是一种缓慢的积累,因为它就是以持久的学习和长久的习惯为基础的。

而在近几十年,在到处都是能挣快钱的时代,这绝不是产生工匠精神的土壤。工厂老板等不及工程师匠艺精神的开花结果,社会也等不得工厂匠艺精神的精雕细做。这意味着,工匠精神所需要的痴迷,不再能得到回报。这就摧毁了工匠精神所必须经过的煎熬。

工业4.0似乎展示了可以点石成金的魔法。似乎只要朝拜全球数字化工厂,只要用全新的自动化设备,一切都迎刃而解。照此下去,工匠精神,将再次不受待见。舶来的机器与设备,将继续摧残着中国不成气候的工匠精神——如果说还有的话。

No.4 热衷于搞示范工程

轻工厂基层热衷于搞示范工程,轻工厂基层  在各地政府的鼓励下,智能制造的示范工程迫不及待地出炉。而企业则急于从政府手里捞到钱,进行大戏开演。

说实在的,对于没有数字化思维的企业,把钱给他们,只能让他们更舒服地死在新的道路上。如果把示范都变成了自动化、机器人升级设备,而无法深刻理解这次数字技术革命的根本,就是断掉了自己走向未来的后一次机会,就是堵死了升级之路。

工业4.0大讲智能工厂的分层构造,却很少好谈论工厂本身的卓越要素。精益制造、成组技术、DFSS(面向设计的的六西格玛)等大量基本管理思维被忽视。

工业4.0热衷于谈智能产品,很少谈论BOM(即产品结构及物料清单)。有着一线工厂实践经验的人都知道,企业得BOM者得天下。如何有效管理好BOM,有效管理好流程,是评价一个企业真正的标准。国际标准、行业标准、作业指导书,都需要模型化、流程化和标准化,这才是走向未来升级的跟基。

No.5 重立刻实施,轻基础转化

不能不说,我们的工业从业者有些过于轻信了工业4.0了。迫不及待的媒体,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批判和严谨。

即使受到现场立刻实施的诱惑,严谨的德国人还算是持重地提醒德国中小企业者:

工业4.0至少要10~15年。

至少10~15年。

这是一个成熟企业成长所需要的时间,也是产学研转化所需要的时间。美国对此作了深思熟虑的判断,为了更好地填补科研与科技生产力之间的鸿沟,美国制造业真正的国家振兴的策略是,实现对科研能力的转化。

可惜,这些项目都被工业4.0自身的光环,遮掩住了。

还好,中国还有工业强基这样极具战略眼光的布局,可惜这些对基础工艺、基础材料的关注,似乎都上不了台面,被远远地耍在后面。棉花糖立刻就有,是工业4.0中具迷惑力的假象。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工业4.0驱动的汽车制造业 呼唤华为高性能计算云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发展以及现代设计方法在产品开发和试验中的进一步应用,CAE仿真技术(ComputerAidedEngineering)已

0评论2017-07-07682

工业4.0是工业科技时代 更是工业机器人的好时代
随着工业4.0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人口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驱动,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而按照发展趋势,这还仅仅是

0评论2017-07-07689

长春市开办工业4.0 和国际服务外包培训班
为加快长春市产业转型升级,长春市商务局与高新区管委会、东软公司开展了系列中高端培训,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对我市服务外

0评论2017-06-15686

李克强力推“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 中德合作迎关键期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圆满结束对德国的正式访问并成功举行中德总理年度会晤。会晤中,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德经济互补性强,利益

0评论2017-06-05699

“互联网 工业” 工业4.0智能制造时代已经到来
日本的机器人产业与技术十分发达,受到国内老龄化引起的劳动力不足和中国等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的影响,2016年日本工业机器人产量创

0评论2017-05-31613

工业4.0的信息安全攻防战时代开启
近期资讯安全危机大爆发,去年10月Mirai病毒所发起的DDoS攻击、今年4月BrickerBot可直接瘫痪物联网装置,到近期的WannaCry勒索软

0评论2017-05-31542

健身器材制造业 走在工业4.0进程的前沿
智能化带动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行业共识,纵观2017年体博会各大展区,健身器材制造领域无疑是整个行业迈向工业4.0进程走

0评论2017-05-31380

物联网如何推动制造业“工业4.0”?看美国怎么做
5月下旬的波士顿大部分时间是阴冷的,不过,这里的一场全球性的物联网技术大会让业界人士心头不断涌现暖流,他们清晰地看到了行

0评论2017-05-31360

财经观察:强强联合——当“中国制造2025”携手德国“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瞄准五大工程、十大重点领域,助力中国制造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0评论2017-05-3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