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制造2025:产业互联网开启新革命

2016-03-21 10:131010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带来国际产业分工格局的重塑与洗牌,而与中国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历史性交汇,也迫使中国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是升级版的中国制造,体现为四大转变、一条主线和八大对策。四大转变为:一是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二是由低成本竞争优势向质量效益竞争优势转变;三是由资源消耗大、污染物排放多的粗放制造向绿色制造转变;四是由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一条主线为:以体现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为主线。八项战略对策为:推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提升产品设计能力、完善制造业技术创新体系、强化制造基础、提升产品质量、推行绿色制造、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企业群体和优势产业、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

    事业合伙人

    本书将事业合伙人的主题置于知识和互联时代的背景之下进行审视,揭示了建立事业合伙人机制,不仅仅只是股权激励,而是要重构整个企业管理的生态。本书对万科事业合伙人实践进行了全面的剖析和解读。挖掘阿里、海尔、华为各自在合伙人实践演变中的细节,以及在这一过程中高领导者的理念。基于巴菲特、德鲁克关于合伙人理念的深度解读,揭示了知识与互联时代“人与资本、人与组织、人与管理者”三大关系的转变和颠覆。本书的案例和理念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提供了可借鉴的、系统的事业合伙人设计方案。

    组织设计:寻找实现组织价值的规律

    本书的主体内容阐述了组织建设的实施框架和步骤。组织先可以理解为一个客观的要素组合系统,基于共同的目标,要素之间按照一定的逻辑完成分工、组合、协同、运转和发展的动态系统,我们称之为组织机体。企业组织机体有效运转的总体逻辑如下:构成企业机体的要素之间实现“平衡”——要素之间连接畅通——要素之间良性循环与互动——基于动力因素的螺旋式发展。这样的逻辑基于分工与协同的基本假设,必须在时空坐标下完成考虑。组织作为一个投入产出系统,它的发展源于动力因素的驱动,而动力因素随着发展阶段的差异而发生着变化。组织的高效运转既需要追求空间维度中要素之间的相互匹配,也需要时间维度中要素的动态发展与匹配。对组织阶段和动力因素的识别,以及对时空维度下要素水平和匹配状况的分析与判断,正是超越一切外在差异的、组织诊断基本的出发点。

    社交众筹

    本书将众筹操作模式与社交媒体平台相结合,讲述在去中介的无边界时代,在自媒体、自组织、自商业的大变革时代,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如何运用“互联网+”思维、运用社交众筹,让任何企业或个人都能够获得自己所需的资金、人才、渠道等资源,从而推动社会的发展、实现自己的梦想。全书通过对众筹趋势、社交众筹模式、社交众筹方法、社交众筹案例进行系统全面的阐述,教你如何在短的时间、用低的成本、通过社交平台获得自己想要的资源、实现跨越式发展。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制定了振兴战略的各项方针政策,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0评论2019-11-11671

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 李强宣布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
  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暨颁奖仪式,11月6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

0评论2017-11-07719

“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分享企业国际合作案例
东方网记者解敏11月1日报道:国家工信部装备司副巡视员曹钢介绍,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

0评论2017-11-0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