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辽源东辽县着力打造旅游增长极

2016-03-18 09:11830
 东辽县依托地理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突出发展休闲度假游,深入拓展观光游和冰雪体验游,大力发展乡村游和农家乐游,开发旅游市场、建设旅游产业、构建立体格局,全力推进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

科学谋划,构建立体格局

坚持县城、乡(镇)、农村统筹规划,联动互补,网格推进,协调发展,合理布局,围绕生态、休闲、度假、观光、体验游,建设复合型新兴旅游目的地。在立体布局上,实施“一三五七九”旅游工程。“一”即东辽河文化,“三”即鴜鹭湖、聚龙潭和杨木水库,“五”即乌龙山、红叶岭、连泉山、寒葱和蒙古子山,“七”即东辽二人转、满族剪纸、葫芦画、鱼骨画、秸秆画、根(蛋)雕、玉叶编,“九”即民俗风情游、工业观光游、东辽河源头游、宗教祈福游、盛京围猎游、农耕文化游、瓜果飘香游、动物观赏游、花海漫城游9个特色旅游景点。在产业结构上,着重构建“六个板块”:打造山水风景观光之旅、生态休闲度假之旅、民俗文化体验之旅、遗址文化追忆之旅、科技文化教育之旅、特色乡村农家之旅。培育东辽县旅游名片。围绕“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结合东辽县实际,着重打造和推出生态东辽、体验东辽、民俗东辽、回味东辽、珍藏东辽和冰雪东辽。

培养项目,壮大旅游产业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寻求合作,大力引进资金、技术、设备和先进理念,广泛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旅游项目。着重加强鴜鹭湖生态旅游度假区和聚龙潭水利风景区项目建设,加快乌龙山、辽河源头景区项目开发建设进程,适时启动和建设东辽河文化旅游产业园区。到2020年,力争建设4A级景区2家以上,3A级景区2家以上,2A级景区和景点5家以上。广泛吸纳社会资本,开放旅游要素市场,着力培育2个至3个在本地区有较大影响力乃至跨地区、跨行业的旅游集团和龙头企业,支持多种形式的旅游联合体,支持旅游企业、涉旅企业和个人开办旅行社,鼓励区域内外旅行社双向设立旅行分支机构。

协调推进,“组团”融合发展

 

 

促进旅游与文化产业相融合。发展壮大东辽二人转、剪纸、秸秆画、鱼骨画、葫芦画、根(蛋)雕、玉叶编等多种特色文化产业,努力将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代表的民俗文化融合在旅游业中,让广大游客在游乐中受到民俗文化的浸染,体验文化内涵。同时,努力把文化产品打造成旅游纪念商品,带动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旅游与农业相融合。把发展旅游与开发农业、林业、水利等有机结合,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大力扶持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区。促进旅游与工业相融合。发挥县内经济开发区和大型企业优势,建立一批集观赏与购物为一体的工业旅游产品,打造特色工业旅游观光景区。促进旅游与体育产业相融合。鼓励开发滑雪、登山、徒步、自驾、越野、拓展训练、CS野战等体育旅游项目,完善基础设施,配置相关装备。促进旅游与城市建设相融合。新城区建设和老城区改造要与旅游紧密结合,逐步建设各具特色的机关办公区、居民住宅区、商业购物区、市民休闲区,打造一区一景,让城市美起来、靓起来。(吉林辽源市政府网)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机器人马拉松:在机械踉跄中,听见文明的脚步声
4月19日的北京亦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演了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碳硅交响曲”。这场看似娱乐化的赛事,实则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技术传播革命。当机器人在21公里赛道上跌跌撞撞时,中国社交媒体空间正上演着更值得关注的叙事——多领域博主的内容跨界生产、科技大V生态的集体智慧迸发、真实开放的公共空间里

0评论2025-04-28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