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一道终生难忘的 初中几何题

2016-03-14 13:061260
       妹妹教过初中数学,前些天,我向她提起了记忆深刻的一道初中几何题,原题是:任意一个凸四边形,各边向外分别做一正方形,求证对边上的两个正方形的中心连线互相垂直且相等。妹妹听后说:“这是一道典型题,你还记得,真不容易呀……”

 

三十多年过去了,这道几何题一直存储在我的大脑里,时不时会显一次影。我的记忆力一般,然而唯这道几何题,印象太深刻。我想了想,原因之一,它符合形象记忆法,此题的几何构图非常形象直观;其二,它符合联想记忆法,由此题我总能“推导”出学生时代的生活,在家乡农村上初中的那段美好时光、那段难以忘怀的师生情……

 

上初一时,正赶上我们的数学老师邓纯喜刚从师范毕业,他主动要求回老家农村教书。那时,他风华正茂,满怀教书育人的激情与责任。每堂课课前他都认真备课,课堂上认真讲解。只要学生提出问题,他总是耐心地解答,有问必答,好像没有他解答不出来的数学难题。在我们的印象中,邓老师和蔼可敬,对学生从没有嫌弃、责备和嘲讽的语气。他从来没发过脾气,我们经常听到的是他鼓励和赞赏的话。

 

按居住地点,老师把我们编为几个学习小组,每天放学,一个件事是各小组集中做作业,有难题大家讨论,实在弄不明白的,第二天请教老师。有时作业比较少,学习小组就变成了“淘气小组”,看谁家的杏熟透了,我们就趁着夜色,偷偷跳进园子里摘捡一些大家分着吃,颇有些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情境。

 

记得那年暑假作业比较难,语文题不会的就去找刘忠恕老师,数学题不会的自然就去邓老师家请教。我每次去邓老师家请教问题,他总是特别开心特别耐心地解答,有时赶上饭口,他就留我吃饭。有一次,我专门请教了邓老师那道难忘的几何题……

 

不光是邓老师,当时教语文的刘老师、教英语的王慧文老师,他们看见哪个学生爱学习、爱请教问题,都非常高兴。

 

如果没有几位老师帮我打下的基础,我不可能考上初三的尖子班,也不可能考上县重点高中,考上大学。师恩难忘,也永远报答不尽。每次回老家,我都约上邓老师和刘老师一起坐坐,叙叙过去,聊聊现在,是那样的温情惬意……

 

前几天,和邓老师通电话,得知他到今年5月年满60,就要退休了。用他的话讲:“我40年教龄,教过学生很多,有很多都叫不出名字了,也记不住有多少学生成才了。”他带过的班被市教育局评为“三好班级”,所上的教学课和发表的论文多次被评为县级和市级优秀课、优秀论文,本人多次被乡、县、市评为优秀教师。从他的事迹中我又了解到不少令我感动的事:他当班主任时,无偿地为家庭困难的学生交书费;有时家在外地的学生回不去家,他就领学生到自己家吃住,还经常给住宿的学生带好吃的饭菜,天冷带几件衣服;一次下了一天的雨,家住外村的学生没带雨具,他快步回家和师母一起用剪刀把育苗用的塑料布剪成十几块,分给学生;老师两个孩子先后考上大学,为了不耽误学生一节课,孩子开学时,他一个也没送;父母去世,正赶上他带毕业班,为了不耽误学生学习,他都是上完课再回家守灵……

 

邓老师和其他的老师堪称学生们的铺路石,正是沿着他们铺的路、踩着他们搭好的梯子,一个个农村孩子走出大山,圆了自己的大学梦、创业梦。

 

现在有一道更大的“几何题”: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怎样的师德师风,才能成为让学生们一生敬佩、让全社会满意的好老师?每当我的脑海里浮现出那道初中几何题时,总会联想起当年老师们为我们传道解惑的点点滴滴,也让我思考许多……从他们身上,我似乎已经“推导”出了那道“几何题”的答案……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机器人马拉松:在机械踉跄中,听见文明的脚步声
4月19日的北京亦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演了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碳硅交响曲”。这场看似娱乐化的赛事,实则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技术传播革命。当机器人在21公里赛道上跌跌撞撞时,中国社交媒体空间正上演着更值得关注的叙事——多领域博主的内容跨界生产、科技大V生态的集体智慧迸发、真实开放的公共空间里

0评论2025-04-2826

吉林省十大地标建筑之四
向海原名“香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境,科尔沁草原中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自然保护区、国际AAA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0.67万公顷,为典型的草原地貌。南北最长 45 公里,东西最宽 42 公里,西与内蒙古科右中旗接壤,北与洮南市相邻。保护区南部有霍林河贯穿东西,中部有额穆泰河流进湿

0评论2025-04-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