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寒潮来了怎么办 专家支御寒“绝招”

2021-01-07 10:00970吉林日报

6日,对北京等地来说,2021年首个寒潮“来势汹汹”。气温骤降,对健康的影响不容忽视。专家建议,老年人和慢病患者尤其要科学防寒过冬,降低寒冷天气对健康的不利影响。

寒冷天气对心血管病患者来说是一场严峻考验。北京中医医院心血管科副主任尚菊菊提示,寒冷易导致血管收缩甚至痉挛,冠心病患者易导致发生心绞痛。心衰患者容易因呼吸道感染加重心衰病情。糖尿病患者往往有末梢神经和周围血管病变,导致对外界冷热和疼痛刺激不敏感,尤其要注意防止冻伤和烫伤。

尚菊菊建议,早上天气寒冷、交感神经兴奋,心血管病患者在早上尤其容易发生急性心脑血管事件。建议心血管病患者尽量在早上10点之后再出门,注意保暖,防止血压波动,减少脑出血、脑梗和心梗风险。此外,冬季不要过度进补,注意清淡饮食,避免情绪波动,保持作息规律。

安徽省针灸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周忠良介绍,脚是全身最怕冷的部位,双脚距离心脏最远,血液流经的“路程”最长。他建议,寒冷天气每天用热水泡脚,每次泡脚20分钟,水温42摄氏度左右,同时配合按摩脚掌涌泉穴,起到温通经络的作用。

“头、脖子、腰等部位也需要重点关注。”周忠良说,中医认为头为“诸阳所会,百脉相通”,因此冬季外出一定要戴帽子,最好能盖住前额。颈部也要避免受寒,降低颈椎病、咽炎、脑血管病等的发生风险,外出务必佩戴围巾。“腰为肾之府”,而肾“喜温恶寒”,因此冬季无论男女都建议穿中长款外衣,避免让腰部受寒。

近年来,“暖宝宝”、电热背心等成为新型“御寒神器”,在享受其带来温暖的同时,也要避免使用不当造成烫伤。一些医院的皮肤科医生表示,近期陆续接诊了多位因使用“暖宝宝”等导致低温烫伤的患者。

据了解,低温烫伤是指身体长时间接触45摄氏度至50摄氏度左右的热源所引起的慢性烫伤,起初往往不易察觉,发现时皮肤已经起了水泡。专家建议,购买“暖宝宝”、电热背心、热水袋时要选择正规可靠的产品,使用时避免直接接触皮肤,尤其是对于语言表达能力欠佳的幼儿、皮肤感觉功能下降的老年人,取暖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同一部位不要取暖时间过长。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机器人马拉松:在机械踉跄中,听见文明的脚步声
4月19日的北京亦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演了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碳硅交响曲”。这场看似娱乐化的赛事,实则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技术传播革命。当机器人在21公里赛道上跌跌撞撞时,中国社交媒体空间正上演着更值得关注的叙事——多领域博主的内容跨界生产、科技大V生态的集体智慧迸发、真实开放的公共空间里

0评论2025-04-2826

吉林省十大地标建筑之四
向海原名“香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境,科尔沁草原中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自然保护区、国际AAA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0.67万公顷,为典型的草原地貌。南北最长 45 公里,东西最宽 42 公里,西与内蒙古科右中旗接壤,北与洮南市相邻。保护区南部有霍林河贯穿东西,中部有额穆泰河流进湿

0评论2025-04-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