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严冬何所惧 建设不停歇

2021-01-05 11:10940吉林日报

凛冬已至,吉林市的气温骤然下降,城里人外出的少了,乡村里“猫冬”的多了。可是,从吉林高新区到吉林经开区,从吉林市城区到县域,许多重点大项目仍在热火朝天地建设着:日处理2.5万吨钼矿石项目地下输矿隧道已经全线贯通,正在进行衬砌;二氧化碳基生物可降解塑料项目一期正在试车,准备投入生产;年产4600吨系列化工助剂项目设备安装已经完成……

2020年,吉林市早谋划、早动员,早早就展开了秋冬季项目建设攻坚行动,其中冬季施工项目多达34个,总投资113亿元。吉林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按照“图表化、清单化、手册化、模板化、机制化”,紧盯项目施工安排,及时协调解决问题,加快项目实施进度,确保完成冬季投资计划,为2021年首季投资“开门红”奠定基础。元旦前夕,记者深入吉林市多个重点项目施工现场,带回“逆季节”项目建设的第一手情况。

位于舒兰市小城镇的日处理2.5万吨钼矿石项目,于2020年4月正式开工,由吉林天池钼业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8亿元,设计年产钼精矿1.7万吨。这个项目建成后,将在全国钼矿山排名第四,可流通钼精矿全国第二。记者在现场看到,室外气温降到零下20多摄氏度,已是哈气成霜,工人们正在忙着采矿场基建剥离,进行选矿厂的设备基础施工。天池钼业董事长邱士杰说,他们正尽最大可能推进室内外施工,争取2021年7月建成投产。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年产值14.5亿元,税金3.3亿元,吸纳就业1000人。

在吉林高新北区富奥年产7万吨汽车紧固件项目施工现场,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和部分设备安装调试,为近期部分投产做着最后的准备。该项目由富奥汽车零部件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1亿元,项目包括新建生产线14条、搬迁生产线14条。2020年上半年,由于受疫情影响,工程进度一度延缓。复工复产之后,施工方就紧急调集施工人员和建筑材料,到8月末抢建完了主体工程,部分投产指日可待。吉林高新区相关部门负责人说,这家企业通过搬迁和技术改造升级,劳动生产率将得到大幅提高。

博大东方年产30万吨二氧化碳基生物降解塑料(PPC)项目落户在吉林化学工业循环经济示范园区,占地面积17万平方米,分两期建设,总投资30亿元。其中一期5万吨级项目,总投资5.3亿元,已经全部完成,正抓紧试车。博大东方相关负责人说,这次试生产是要对聚合系统、二氧化碳汽化及回收系统、环氧丙烷脱挥系统、包装系统的工艺流程和公用工程进行考核,对发现的问题立即解决,尽早实现安全平稳生产的目标。

年产4600吨系列化工助剂项目位于吉林经开区北区的精细化工产业园内,由吉林昌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2.5亿元,专门生产高质量的化工助剂系列产品。公司总经理付宇说:“目前土建施工、设备安装均已完成,竣工验收、消防验收手续正在加紧办理。下一步我们要抓紧时间,争取尽快进入试生产阶段。”吉林经开区相关领导表示,经开北区以推进产业集群化、配套齐全化、加工精深化为主线,高标准规划建设、高起点引进承接、高水平运营服务,着重发展精细化工、化工医药、新材料等主导产业,年产4600吨系列化工助剂项目就是他们紧盯不放的大项目之一。

蛟河市的鸿源绿洲石粉深加工项目,由吉林鸿源绿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总投资1.4亿元。该项目要新建3条石粉加工生产线,年处理石粉150万吨,生产硫璃瓦和生产玻璃原材料。该项目负责人说,目前1号厂房已封闭,设备基本安装完成,2号厂房正在安装钢结构,预计2021年3月份试生产。项目投产达效后,预计实现产值1亿元,带动就业100人。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机器人马拉松:在机械踉跄中,听见文明的脚步声
4月19日的北京亦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演了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碳硅交响曲”。这场看似娱乐化的赛事,实则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技术传播革命。当机器人在21公里赛道上跌跌撞撞时,中国社交媒体空间正上演着更值得关注的叙事——多领域博主的内容跨界生产、科技大V生态的集体智慧迸发、真实开放的公共空间里

0评论2025-04-2826

吉林省十大地标建筑之四
向海原名“香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境,科尔沁草原中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自然保护区、国际AAA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0.67万公顷,为典型的草原地貌。南北最长 45 公里,东西最宽 42 公里,西与内蒙古科右中旗接壤,北与洮南市相邻。保护区南部有霍林河贯穿东西,中部有额穆泰河流进湿

0评论2025-04-2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