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第01版:头版新闻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篇下一篇放大+ 缩小- 默认o 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系列报道之四—— 开放合作取得新突破 示范区展现“国际范儿”

2020-11-16 08:10760吉林日报

地处东北亚区域地理中心,东联朝韩日,西通俄蒙,至韩国首都首尔直线距离700公里,凭借突出的区位优势,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自建区伊始,就成为我省开放合作的新高地。

11月12日,在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中城石墨烯产业基地,记者见到了吉林省中城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闫寒,他指着生产线上的产品介绍说,“公司从今年初开始调试设备、组装生产线,很快便实现投产。目前公司终端产品共40余款,覆盖新能源汽车、航空材料、军事装备、户外用品、家居装饰建材等领域,产值已达到3000万元。”

作为示范区的“新朋友”,闫寒告诉记者,“在国际接轨、国际合作方面,示范区为企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和窗口。在这里,我们可以更好地对接韩国的电子、汽车、传感器产业并达成合作。未来,我们希望产值可以达到5亿元。”他信心满满地说。

而同样被示范区释放出的开放合作机遇所吸引的,还有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北药园招商总监丛立丰。“受国际视野大健康规划、示范区政策优势以及国际化营商环境的吸引,北药园项目多个板块的招商和项目加速落地。目前已入园企业15户,引进投资30亿元。同时,我们正与韩国原州医疗器械科技园、韩国春川生物科技园开展交流与项目对接,以期共同推进医疗器械国际化协同创新与市场拓展。”

一段时间以来,示范区牢牢把握国家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机遇,主动参与构建“双循环”新格局,在打造具有“国际范儿”的开放合作示范区上不断迸发出新的亮点。

按照中韩全方位、宽领域合作的总体要求,示范区统筹推进中韩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人文等领域协同发展,着力建立协调机制。“我们与韩国有关部门积极沟通交流,就双方开放合作达成了原则共识。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的开发建设得到了韩方的积极响应,在第16次中韩经济部长会议上,韩方对推进示范区建设提出了积极的政策建议。”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党工委副书记李子臣介绍。

一大批开放合作项目,也在示范区的持续推进中有序落地。在保障疫情防控安全的前提下,示范区积极与韩国有关商会、大企业开展交流、洽谈商务合作,韩国SK、希杰、LG等大企业纷纷表达了投资合作的愿望,并就具体项目达成协议。韩国大松集团注册资本1000万美元成立的吉林敏佑科技公司成为第一家入驻的韩资企业;引进韩国TMS公司技术研发团队,合作推进光刻胶技术的产业化项目已落户;示范区规划建设突出城市功能和文化内涵的合作项目——中韩城市馆、海棠花大世界产城融合项目正有序推进。“目前,我们正在推动将中韩(长春)国际合作示范区纳入到中韩自贸协定框架,拟邀请韩国政府选派官员到示范区任职,与韩方沟通建立协调机制,签署合作备忘录。”李子臣说。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机器人马拉松:在机械踉跄中,听见文明的脚步声
4月19日的北京亦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演了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碳硅交响曲”。这场看似娱乐化的赛事,实则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技术传播革命。当机器人在21公里赛道上跌跌撞撞时,中国社交媒体空间正上演着更值得关注的叙事——多领域博主的内容跨界生产、科技大V生态的集体智慧迸发、真实开放的公共空间里

0评论2025-04-28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