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向“富而美”新生活进发

2020-11-11 08:10650吉林日报

过去,在双辽市王奔镇宝山村流传着一段顺口溜:脏水塘,冒烟道,鸡鸭飞,牛羊叫,柴禾到处堆,垃圾随便倒……近几年,通过“美丽庭院、干净人家”创建活动,宝山村实现了农村环境硬化、亮化、美化、绿化、整齐化“五化一体”,共创建美丽庭院55户、干净人家76户。宝山村先后被评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吉林省首批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双辽市文化品牌村。如今,宝山村村容村貌整洁美丽,生活环境极大改变,展现出“处处风景、院院优美、家家洁净”的乡村新面貌。

宝山村的新面貌只是双辽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为了实现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双辽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以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面小康,让乡风民风、人居环境、文化生活美起来,让农民在共建共享中拥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如何让农民过上“富而美”的新生活?该市美丽乡村建设首先从人居环境治理入手。2015年以来,双辽市委、市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乡村振兴的主要阵地,从治脏、治乱、治差入手,全面整治农村环境。坚持高位统筹推进,由政府统筹资源。在治理层面上,分为治脏、治沙、治水、治路、治村5个层面,针对生活垃圾、农田和村庄的绿化面积、河湖治理、污水处理、村路建设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取得显著成效。双山镇杜力村、服先镇天兴村被评为省级美丽乡村,东明镇七棵村、庆祥村,卧虎镇大富村、前六家子村被评为省级“绿美示范村屯”,王奔镇通过国家卫生乡镇评审。

美丽乡村建设离不开宜居,更离不开宜业。美丽乡村建设要有产业做支撑,目标是让农民富起来。因此,双辽坚持以科技为支撑,走内涵式现代农业发展道路,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同时,更注重农业的品牌培育和产业扶贫。

王奔镇巨兴村因地制宜,走出一条依靠发展“笨面”产业,助力贫困群众增收、壮大村集体经济的特色产业扶贫之路。2015年,在多方助力下,该村决定走“合作社+农民+企业”发展“笨面”产业的路子,建成了巨兴村粮米加工厂,注册了“西辽河巨兴笨面”商标。这个品牌很快赢得消费者认可,实现较好的销售收入,贫困户和村集体都有了可观的收入,2019年底该村摘掉贫困村帽子。

红旗街道桑树村以前以种植玉米为主,但是十年九旱,玉米生产受到限制,经济效益无法满足百姓致富期望。桑树村土质非常适合种植花生,近年来,在红旗街道的带领下,桑树村花生种植面积逐年扩大,去年达到1000公顷,今年达到3170公顷(含外包2000公顷)。目前,户均10公顷,种植大户种植面积达70公顷。同时,村民将花生秸秆进行饲料化加工处理,解决了畜牧业饲料草料和秸秆焚烧污染问题,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为发展无害化、节粮型畜牧业作出了贡献。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机器人马拉松:在机械踉跄中,听见文明的脚步声
4月19日的北京亦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演了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碳硅交响曲”。这场看似娱乐化的赛事,实则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技术传播革命。当机器人在21公里赛道上跌跌撞撞时,中国社交媒体空间正上演着更值得关注的叙事——多领域博主的内容跨界生产、科技大V生态的集体智慧迸发、真实开放的公共空间里

0评论2025-04-2844

吉林省十大地标建筑之四
向海原名“香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境,科尔沁草原中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自然保护区、国际AAA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0.67万公顷,为典型的草原地貌。南北最长 45 公里,东西最宽 42 公里,西与内蒙古科右中旗接壤,北与洮南市相邻。保护区南部有霍林河贯穿东西,中部有额穆泰河流进湿

0评论2025-04-2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