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跨境电商走私犯罪:从形形色色的货主说起

2020-09-17 09:50910网络

众所周知,跨境电商方式进口适用更低的税率,走私者通常采用“刷单”方式伪报贸易性质,将本应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口的商品,通过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的名义和方式走私进境。

走私案件发生后,不止实际实施走私的人员会受到法律严惩,不少货主也会被牵连其中——为了追求更低的进口成本,有些货主委托走私人代理其将货物从境外进口到国内。本文将结合现实案例,对货主类型进行介绍,并分析其参与走私犯罪的方式,以及其责任认定等问题。

一、稀里糊涂型

2018年9月,在广东某海关查获的案值约1亿元的利用跨境电商渠道走私日化品进境案中,货主A就是稀里糊涂被骗的典型。货主A委托某团伙报关进境面膜等日化品,并向后者支付报关费用。

在看守所被缉私局问话的时候,货主A大呼冤枉:“他和我说跨境电商是国家正在扶持的,他帮我代理进口的商品,也是正常向海关申报且缴纳进口税费的。”

实际上,货主A本人并未主动了解具体的政策,稀里糊涂地卷入走私犯罪,成为该跨境走私案中涉案的40名货主之一,其货物也作为涉案货物被海关查扣。

二、主动出击型

上文中货主A的情况是典型的被动卷入犯罪,而还有许多货主是主动参与犯罪的。例如,货主B在仓库快递包上发现了某公司业务员的电话,就主动联系该业务员了解跨境电商进口货物的情况,并终加入到犯罪中来,委托该公司进口奶粉、纸尿裤、滤芯等货品。终难逃法网,身陷囹圄。

三、反客为主型

除了以上两种,还有一种货主更加主动,甚至反客为主,不满足委托他人代理进口,而是自己搭建跨境电商平台走私进口货物。

2018年,在广东某海关通报的一起跨境电商走私案例中,涉案人员D夫妇既自己组织货源,又创建了名为“某某国际”的跨境电商平台,在某综合保税区内租用专门的海鲜仓库,利用平台搭建走私通道,涉嫌走私波士顿龙虾、珍宝蟹、美国生蚝、墨西哥象拔蚌等鲜活海鲜17万余只,涉案案值人民币3000万元。

在目前的跨境电商走私案例中,货主参与跨境电商走私的主要方式是:

1.货主在境外采购、囤积商品

2.货主联系走私人,委托其将货物运进保税区

3.走私人将非法生成的支付单与上述订单、物流单、推送给海关,将货物清关,并批量运出保税区

4.走私人将走私进境的商品运送至货主指定的境内仓库,货主在境内进行销售

案例显示,走私人代理进口,多是以包税方式收取代理费用。而在有些案件中,货主甚至会为走私人提供虚假的公民身份信息。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机器人马拉松:在机械踉跄中,听见文明的脚步声
4月19日的北京亦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演了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碳硅交响曲”。这场看似娱乐化的赛事,实则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技术传播革命。当机器人在21公里赛道上跌跌撞撞时,中国社交媒体空间正上演着更值得关注的叙事——多领域博主的内容跨界生产、科技大V生态的集体智慧迸发、真实开放的公共空间里

0评论2025-04-282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