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让创新成为强引擎

2020-01-14 09:03900吉林日报

——我省2019年科技创新助力经济发展综述

杨璐 吉林日报记者 李晓静

心中有梦想,行动才会有力量。

实施区域创新协同推进工程,科技工作的层设计不断强化;

实施基础研究能力提升工程,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强化;

实施高新技术攀登工程,“卡脖子”技术的破解能力不断强化;

……

我省启动实施的十大科技工程,紧紧围绕“三个五”发展战略、中东西“三大板块”建设,聚焦“一主、六双”产业空间布局,一年来,科技工作层设计得到切实加强,科技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科技创新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科技成果转化效率及产业化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科技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根据《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2019)》,我省科技活动产出指数居全国第12位,上升3位;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居全国第16位,上升1位。

改造升级 传统产业“老树发新芽”

走进一汽红旗工厂H总装车间,如同观赏一部科幻影片,惊奇和震撼扑面而来。

负责车间内物流配送的AGV智能小车,按照固定轨道输送配件到指定工位,红旗工厂H总装车间成为国内个实现全程无人配送的总装车间。

线束、管线、棚、天窗、风挡、大灯……平均6.9分钟就有一台红旗轿车驶下生产线。

创新的脚步远不止于此。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北方)应用示范区一二期项目已陆续投入运营;红旗品牌已实现L2级自动驾驶,2020年L3级(高速公路自动驾驶)和L4级(代客泊车)智能驾驶功能的产品将实现市场推广;解放重卡搭载L4级自动驾驶系统完成国内次港口实地作业……作为共和国汽车工业的创始先驱,中国一汽在创新中大步向前,节节突破。

2019年,我省主动将区域创新与国家发展战略相融合,确定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等议题5项;长吉图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示范区建设稳步推进,“中科院(吉林)科技产业创新平台”“长春新区·中关村北湖创新基地”相继建成,推动科技创新资源定向集聚;批加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着重围绕我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集国内优势科研力量开展重大基础科学问题的探索性研究,超前布局未来产业技术开发,储备一批前瞻性基础研究成果。

酝酿、发酵、升腾、迸发……科技发展的美好愿景在吉林大地上变成现实。

中车长客研制的具有代际特征的智能动车组,将服务于冬奥会;突破一系列关键核心技术,高精密LED无缝拼接面板已形成年产值3亿元的生产能力;湿法工艺制备锂离子电池PE隔膜产业化项目有效解决电池良品率低的技术难题;长春海悦药业“孟鲁司特钠颗粒”“他达拉非片”2个品种通过仿制药一致性评价……一个个好消息接踵而来。

注入动能 新兴产业“新芽成大树”

科技创新使传统产业加快行进在转型发展的跑道上,新兴产业也陆续挺起脊梁。

在距离地面650公里的浩瀚太空,15颗“吉林一号”系列卫星长守苍穹。“吉林一号”的凌空飞起,让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的名气远播海内外。

“随着公司不断发展,星座数据服务能力得到快速提升,公司市场开拓也逐步显现成效,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已从2015年的103.9万元增至2018年的1.413亿元,实现了快速增长。2019年密切洽谈重大项目超过30个,全年累计总合同额超过5亿元。”公司办公室主任韦树波高兴地告诉记者。

以“吉林一号”卫星项目为核心带动了我省机械制造、光学制造、光电传感技术以及遥感信息技术的发展。目前,“吉林一号”卫星项目的上游,以奥普光电、长光宇航以及长光辰芯等为代表的200余家企业为“吉林一号”卫星配套生产关键核心部件;“吉林一号”卫星项目的下游,以吉林大学、东北地理所及吉林人保财险等为代表的30余家政府、高校、科研院所和近百家企业依托“吉林一号”卫星数据进行遥感信息开发。通过“吉林一号”卫星项目的牵引,极大地带动了我省航天产业的快速发展。

凭借优越的营商环境、稳定的技术支撑、充足的人才供给,在吉林大地上,越来越多的像长光卫星这样的创新型企业绽放出耀眼的光芒。

引领带动 “智造引擎”风头正劲

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2019年,我省瞄准国内外前沿科技,强化高端咨询,科技战略规划水平提升到新高度。

实施对外开放合作工程,打造“五个合作”的科技板块,深化前瞻性高层次共建合作。省政府与中国科学院签订《关于推动吉林省打造新动能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合作协议》,开展“中科院院所进吉林”活动,先后组织中科院33家研究所与我省开展技术对接与成果交流活动50余场,推动中科院与我省企业建立科技合作项目120多项;与中国工程院合作实现新突破,省政府与中国工程院签订《共建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框架协议》,在东北率先成立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联合设立省院合作资金,确定批战略咨询研究项目9项。

当下的吉林,正积极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众多企业不断加快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推动管理流程优化和企业资源整合,充分释放数字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吉林智造”加速助推老工业基地实现脱胎换骨、华丽转身。

吉林奥来德光电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在OLED新型显示材料和核心装备方面取得突破,已为京东方、天马、维信诺等国内知名企业配套,国内材料市场占有率连续多年保持一个,成为国内大OLED新型显示材料供应商和核心装备提供商;易加科技的创新代表作——智能化生产管理平台已经在众泰汽车、宇通客车等国内多家制造企业生产线上得以应用……

与此同时,大数据、云计算、电商等产业正逐步成为我省产业发展的新增长点。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2020年,万众一心的吉林人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更加务实的作风,在科技创新的大路上,勇往直前!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机器人马拉松:在机械踉跄中,听见文明的脚步声
4月19日的北京亦庄,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上演了科技史上里程碑式的“碳硅交响曲”。这场看似娱乐化的赛事,实则掀起了一场全民参与的技术传播革命。当机器人在21公里赛道上跌跌撞撞时,中国社交媒体空间正上演着更值得关注的叙事——多领域博主的内容跨界生产、科技大V生态的集体智慧迸发、真实开放的公共空间里

0评论2025-04-2847

吉林省十大地标建筑之四
向海原名“香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境,科尔沁草原中部。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AAAA级自然保护区、国际AAA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0.67万公顷,为典型的草原地貌。南北最长 45 公里,东西最宽 42 公里,西与内蒙古科右中旗接壤,北与洮南市相邻。保护区南部有霍林河贯穿东西,中部有额穆泰河流进湿

0评论2025-04-2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