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工信部:“中国制造2025”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

2017-05-25 13:591320
 中国制造2025”政策只适用于国内企业,没有对内外资企业一视同仁?中国试飞的C919客机很多关键技术都来自海外,中国只是制造了一个空壳?

针对这些外界的疑问,5月24日,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政策吹风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下称“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一一回应并多次强调,“中国制造2025”的所有政策措施是普遍适用于内外资企业的,对于所有企业都是一视同仁的,并不存在限制外商投资的做法。

辛国斌说,无论是“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还是组织实施过程中,我们始终秉承公开、透明、开放的原则。制定过程中,问计于内外资企业,许多跨国公司也做出响应,为“中国制造2025”的制定贡献了智慧。

国务院今年1月发布的《关于扩大开放积极利用外资若干措施的通知》,再次公开明确了外商投资企业和内外资企业同等适用“中国制造2025”战略政策措施。

辛国斌表示,这一战略实施两年多来,外商参与了高端制造、绿色制造、智能制造以及设计和创意、工程咨询、现代物流、检验检测认证等具体项目,应该说也都收到了很好效果。

对于外界的担忧和质疑,辛国斌认为是存在着误解和误读。他特别强调高科技产业从来都不是靠保护发展起来的。高科技产业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政府给予一定的引导和扶持是各国的通行做法。不过,技术创新和市场竞争归根结底要靠企业,政府是无法代替和左右的。

不过,在扩大双方合作中,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是发达国家有不少技术、设备和产品对我国实行出口禁运和严格限制。

辛国斌表示,核心技术是花钱买不来的。既然发达国家对此限制,我们就只能自力更生,通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重大工程来攻克这些瓶颈和短板。近期,一些中国企业出于自身战略考虑,收购兼并了外资企业,这些都是市场行为,也是企业在市场中的自主选择,中国政府从来没有强制要求过,“中国制造2025”同样也没有这方面的要求。

对于C919核心技术都是国外的问题,工信部装备工业司司长李东回应称,实际上并非如此。

他提到,当代大型客机是一个高度成熟、高度产业化的产业,全球化、国际化和子系统招标已经成为国际惯例。C919作为当代一个非常复杂、先进的飞机,利用全球资源实现突破,是个佳路线。

其次,C919大型客机作为我国款完全按照适航标准和主流市场标准研制的单通道干线飞机,按照“主制造商-供应商”这种当前全球航空普遍采用的模式研制,在总体设计方面,C919飞机的气动设计、结构设计、系统设计需求均由中国商飞公司提出,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制定了振兴战略的各项方针政策,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0评论2019-11-11624

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 李强宣布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
  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暨颁奖仪式,11月6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

0评论2017-11-07686

“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分享企业国际合作案例
东方网记者解敏11月1日报道:国家工信部装备司副巡视员曹钢介绍,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

0评论2017-11-02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