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东北三地发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 - 中国日报网

2017-04-20 16:081560
 当前,中国正处于经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期,而“中国制造2025”则是助力中国经济转型、迈向创新社会的重要举措。近日,沈阳、长春、哈尔滨三地围绕“中国制造2025”纷纷发力,相继推出实施规划,以推动我国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

沈阳: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在制造领域应用

近日,沈阳市发布“中国制造2025”实施方案,将重点扶持一批行业龙头企业,加快培育数量众多的“专、精、特、新”中小企业,推动企业实现智能化转型,打造新的增长极,改造提升优势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全力打造成为“中国制造2025”的先行区、全国创新改革的示范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树立典范。

据悉,沈阳市在实施“中国制造2025”行动中,坚持把智能制造作为建设国际一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的主攻方向,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制造领域的广泛应用,大力发展智能制造装备和产品,不断提升智能化技术和服务发展水平,推动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实现制造业提档升级和结构优化。

哈尔滨:狠抓大项目建设,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哈尔滨市将狠抓大项目建设,充分发挥哈工大、哈电气集团、703研究所等科研和产业优势,组建燃气轮机、电力装备、机器人等10大产业联盟;打造航空装备、石墨烯、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等10个产业集群;重点推进依托哈尔滨汽车制造特色产业基地优势,打造以长安福特、通联客车、东安汽车发动机为龙头的汽车产业集群;以哈电集团等骨干企业为主导的电力装备产业集群;以国家生物医药产业集聚区为核心,以哈药集团、誉衡药业为龙头的生物医药产业集群等。同时,抓住国家支持军民融合发展的重大机遇,发挥在哈11户军工企业技术优势,大力支持军民融合发展。

此外,哈尔滨市还将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龙头企业与在哈大学、科研院所建立协同创新机制,搭建技术创新协作平台,重点推动哈工大、博实自动化联合沈阳新松将国家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在东北地区;推广哈工大机器人集团建设经验,通过国内外科技合作,引进和打造一批掌握核心技术、具有持续研发能力、能实施重要产业化项目的高科技领军型科研人才队伍,促进新兴产业发展。

长春:坚持项目带动,创新驱动,人才推动,协调联动
今年长春市将推进100个重大创新型项目,100个智能制造改造示范项目,100个“两化”“两业”融合项目。进一步加强企业与高校院所的对接、协作,使更多优秀的科研成果在本地实现转化。对科技成果转化有重要意义的平台加大支持力度,创造性地拿出新举措,让科技成果走出实验室,变成新产业、新项目、新产能。培育一批有市场意识、有创新精神、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要有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要高标准实施高层次科技人才、高水平管理人才、高素质技能人才三年计划,既要培养本地人才,又要大力引进长春工业发展急需的高端人才、紧缺人才和创新型人才。 加强政策宣传,让企业一个时间了解政策、读懂政策、享受政策,使政策红利变成企业的真金白银。要简化申报程序,让申报条件、过程和结果公开透明,让政策在监督下执行。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制定了振兴战略的各项方针政策,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0评论2019-11-11605

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 李强宣布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
  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暨颁奖仪式,11月6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

0评论2017-11-07661

“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分享企业国际合作案例
东方网记者解敏11月1日报道:国家工信部装备司副巡视员曹钢介绍,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

0评论2017-11-0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