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制造2025获政策大红包 拓宽走出去融资渠道

2017-04-05 09:091210
 当前,我国制造业振兴越来越离不开金融的支持。近日央行、工信部、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制造强国建设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要进一步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改进对制造强国建设的金融支持和服务。要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加强对制造强国建设的资金支持。

  万博新经济研究院院长助理刘哲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支持是企业“走出去”的重要前提条件,一方面通过建立多层次、全流程的金融服务满足企业对外投资、工程承包、贸易融资等资金需求,让企业走得远;另一方面,通过创新金融工具,为走出去的企业提供汇率风险、出口信用保险等风险管理的需求,让企业走得稳。

  《意见》指出,要持续改进对“中国制造2025”的金融支持和服务,聚焦制造业发展的难点痛点,着力加强对制造业科技创新、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同时围绕“中国制造2025”重点领域和关键任务,改进和完善制造业的金融服务,促进制造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苏宁金融研究院宏观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黄志龙告诉记者,当前我国制造业发展主要面临三方面难题,一是传统制造业产能过剩,国内需求相对不足;二是企业面临生产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其中包括人力、环境、土地和融资等成本,特别是融资成本;三是大多数制造业企业的研发投入不足,技术和产品竞争力偏弱。

为拓宽制造业“走出去”的融资渠道,《意见》提出,支持“走出去”企业以境外资产和股权等权益为抵押获得贷款,提高企业融资能力。支持制造业企业开展外汇资金池、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业务,支持制造业企业在全口径跨境融资宏观审慎管理政策框架下进行跨境融资。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制造业企业利用境外市场发行股票、债券和资产证券化产品。

  “提升企业融资能力无非就是两条路,即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内部融资依赖于企业的自身利润积累,虽然速度缓慢,但较为稳健;而外部融资包括股票、债券融资,还有信贷融资等,这些有赖于外部金融市场环境、政策环境以及金融机构对于企业的支持力度。”

 

  黄志龙认为,一般而言,企业境外资产和股权等权益本身已纳入走出去的资产负债表,是企业抵押品的重要组成部分。此前许多金融机构对境外股权、境外资产的定价机制不健全,难以对企业境外资产、股权进行合理评估开展抵押贷款业务。不过,随着近年来金融机构的大规模“走出去”,目前也已具备开展境外资产、股权抵押贷款业务的基本条件。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制定了振兴战略的各项方针政策,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0评论2019-11-11605

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 李强宣布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
  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暨颁奖仪式,11月6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

0评论2017-11-07661

“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分享企业国际合作案例
东方网记者解敏11月1日报道:国家工信部装备司副巡视员曹钢介绍,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

0评论2017-11-02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