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2016默克尔访华:加快中国制造2025与工业4.0对接

2016-06-17 15:171610
默克尔第九次访华收官双方签150亿美元大单 加快“工业4.0”对接“中国制造2025”
德国总理默克尔带着“半个内阁”和德国商界精英团队开启的第九次访华之旅于14日落下帷幕。访华期间,两国总理共同主持了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并发表了《第四轮中德政府磋商联合声明》(下称《联合声明》).

磋商取得了丰硕成果,在两国总理的见证下,中德签署了经贸、能源、第三方市场合作、创新、智能制造等10多个领域20多份合作文件。两国不仅签下大单,还就中欧一些重大问题交换了意见,达成了共识。

默克尔访华 2016

中德合作热度攀升

德国总理历次访华都不乏签下大单,这一次,北汽与德国戴姆勒的40亿元投资协议,以及空客在青岛建条直升机总装线格外引人瞩目。“德国本来就把制造业放在青岛的德国工业园,如今又把直升机总装线放在了青岛,青岛工业园是德国在华制造业比较有优势的地方,这次的‘对接’使青岛如虎添翼。”国家发展改革委对外经济研究所国际经济合作室主任张建平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默克尔第九次访华加快了“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的对接,合作热度再度攀升。默克尔表示,德方愿与中方广泛开展智能制造、新能源汽车、第三方市场等合作。从《联合声明》中可以看出,双方都支持中车集团和德国西门子集团在高铁领域开展合作,共同开发第三方市场。双方还支持中国铁路总公司和德国铁路股份公司在中欧班列、高铁运营维护和开拓第三方市场方面加强战略合作。德方还表示愿同中国深化投融资合作。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欧洲研究部副主任姚玲认为,中德加强合作具有战略性意义。“两国的经济结构比较相似,都非常注重实体经济的发展。尽管受到世界经济低迷的影响,中国仍是体量大、具有活力的经济体。德国愿在与中国不断加强合作中实现互利共赢。”

张建平分析称,“德国的制造业水平基本已达到3.0的状态,下一步要向智能化方向迈进;中国制造业有的达到3.0,但处2.0水平的还比较多。所以在对接过程中,德国有其技术优势,中方在资本和人力资源上有优势,还拥有规模巨大的市场。这些要素组合起来,不仅对中德制造业的升级有利,甚至对全球的制造业发展都会起到推动作用。”

张建平特别指出,“中国制造2025”与德国“工业4.0”将造福“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一带一路”战略框架下的国际产能合作中, 中德两国制造业对接实现优势互补,将带动接受产能转移的国家的工业发展。

在默克尔访华期间,第八届中德经济技术合作论坛促成两国企业签约96个重大合作项目,价值 150亿美元,规模为历届之。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制定了振兴战略的各项方针政策,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0评论2019-11-11671

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 李强宣布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
  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暨颁奖仪式,11月6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

0评论2017-11-07719

“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分享企业国际合作案例
东方网记者解敏11月1日报道:国家工信部装备司副巡视员曹钢介绍,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

0评论2017-11-0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