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陆正在积极推动「中国制造2025」,透过机器人大力推动结构转型,提升中国生產力。不过根据波士顿谘询顾问公司(BCG)17日发布的两份报告显示,儘管工业4.0新技术能将中国企业的生產效率提升25%,由此创造6兆(人民币,下同)的附加值,但却也可能影响上百万从业人员的工作。
BCG合伙人、运营专项大中华区负责人杜伟也指出,工业4.0将彻底变革中国的工业劳动力,有助于中国企业大力提高生產效率,以此重获制造业竞争优势并实现跨越式发展,他也相当看好中国推动的「中国制造2025」。
他说,「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大陆可充分利用其领先的互联网生态系统来加快对先进技术的运用,并创建完全数位化的產业链。
BCG合伙人、报告作者之一Michael表示,虽然完全落实工业4.0技术需要20年的时间,但未来5到10年内技术的大幅进步会使得输家和赢家间的差距不断拉大。
报告指出,工业4.0时代将大力改变產业工人完成工作的方式,并将创造全新的就业岗位,同时淘汰一些过时的岗位。生產行业将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人和其他一些先进技术来辅助人工。这意味着劳动强度大的常规工作岗位会不断减少,而更多的工作岗位需要具备灵活应对、解决问题和提出定制化解决方案的能力。
报告为业界领袖和政策制定者提出了建议,公司必须保持员工的竞争力、完善其组织模式,并制定招聘和人力资源规画的策略。教育体系应提供更广泛的技能组合培训,并促进缩小IT技能方面的知识差距。政府机构应通力协调各项举措,以促进制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旺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