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工业4.0将让中国生产效率提高25%

2016-05-19 08:30840
 创造6万亿元附加值

  在中国政府制定的“十三五”规划中,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被列为重中之重。波士顿咨询公司(以下简称BCG)近两份报告显示,使用工业4.0新技术将让中国企业的生产效率提升25%,由此可额外创造6万亿元的附加值,并影响上百万从业人员的工作。

  5月17日,BCG全球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杜伟、全球资深合伙人兼董事总经理蔡芦杰、全球董事经理徐杨和全球董事经理谷克理(Christian Guse)在北京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专访。

  BCG报告指出,虽然完全落实工业4.0技术需要20年的时间,但未来5-10年内技术的大幅进步会使得输家和赢家间的差距不断拉大。徐杨认为,在这个过程中,德国毫无疑问走在前面,其他国家的快慢要看各国的政府意愿和产业基础。

  “中国实际上存在一个后发优势,因为中国政府如果决心做一件事,能够投入的资源、政策和资金将很容易吸引到先进技术。”不过,徐杨也表示,应当警惕工业4.0的形象工程,而是要让中国生产制造和产业链实现系统性的升级。

  BCG报告指出,9项数字化工业技术将成为工业4.0成败的关键,包括自动机器人、增材制造、现实增强管技术、模拟技术、水平和垂直系统整合、工业物联网、云计算、网络安全和大数据分析。

  尽管在自动机器人生产方面存在差距,但杜伟指出,中国在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上有明显优势,特别是在服务行业,这也将在工业领域得到发展。“中国的互联网生态系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应该说是领先的,至少跟其他发达国家比是不落后的。”

  目前,德国和美国正在你争我赶地推动第四次工业革命。“德国和美国之所以这么做,是在争夺未来数字化联通标准的制定权。”谷克里说,“目前这些标准的开发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果中国能够非常努力地奋起直追,那么还有机会成为规则的制定者之一。毫无疑问,有中国参与的联盟将是世界上使用广泛的标准。”

  当然,并非所有发展中国家都像中国一样对工业4.0持有热情。作为中国之后的下一个世界工厂,东南亚各国的态度就存在很大差异。蔡芦杰指出,新加坡是想得多的,马来西亚、泰国也开始筹划了,但印尼就非常抵触。“未来,这些国家的发展差异可能会越来越大。”

  工业4.0核心:完全整合且高度自动化的价值链

  自2013年4月在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正式推出工业4.0概念以来,德国就一直不遗余力地将它打造成自己的新名片,希望在全球范围内引领新一轮的工业革命。

  随着工业4.0概念在中国的兴起,机器人、3D打印、VR技术成为各大科技展览上备受关注的产品。“工业4.0并不是购买几个机器人或是引进几套自动化生产技术就可以实现的,这是一次全新的工业创新浪潮。”杜伟说,这不仅将增加价值创造的深度,还会影响工厂和战略投资以及生产网络布局。

  BCG新发布的《工业4.0:未来生产力与制造业发展前景》指出,第四次工业革命将通过智慧整合感控技术(CPS)和动态数据处理让实体物理系统和电子系统连接在一起,在不同机器之间收集和分析数据,预判错误,不断进行自我调整,从而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与传统的制造业关系相比,杜伟强调,工业4.0的核心理念是跨界整合、高度自动化并优化生产过程。在横向上,这意味着企业内设计、研发、采购、生产、销售、物流、售后服务各部门的整合。在纵向上,这意味着企业层面、工厂管理层面、运营控制层面、管控层面和一线层面的整合。

  “工业4.0能够带来以往无法同时实现的多重受益。”杜伟指出,既可以通过数据分析和模拟技术缩短从创意到成品的时间,加快流程速度,又可以增加灵活性,实现定制化生产;既可以通过提高自动化程度、缩短设置时间、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又可以利用传感器和制动器实时监督生产,改善生产质量。

  提升中国制造业生产效率

  “中国的经济转型必然会为传统的低成本制造业带来挑战。制造企业只有向价值链上游挺进,才能负担得起日渐升高的用工成本。”杜伟认为,工业4.0是中国制造业转型的重要政策杠杆。

  杜伟分析,工业4.0带来的受益主要体现在生产效率的提升上。按照BCG的测算,中国总成本效率将提升5%-8%,转化成本(不包括原材料)效率将提升15-25%。

  据BCG计算,中国制造业累计产品销售成本约85万亿元,这意味着中国工业总体生产效率有4万亿-6万亿元的提升潜力。各行业的改善程度会参差不齐。其中,工业原件生产商可能实现高的生产效率提升,增长20%-35%,而汽车公司的提升幅度为10%-20%。

  工作岗位将净增加

  机器人将在多大程度上取代人工?工业4.0是否会造成大规模失业?这是当前极具争议的问题。

  BCG报告相当乐观地预测:从现在到2025年,德国将净增约35万个工作岗位!尽管劳动力密集行业将削减大约61万个组装和生产类岗位,但信息和数据应用领域将增加96万个新就业机会。

  对体力有要求的或是简单重复的工作将逐渐减少,而那些需要灵活反应、解决问题以及具备定制化能力的工作将会增加。徐杨认为,新就业岗位将来自三个方面:一个,设备生产商、零配件供应商;第二,自动化解决方案提供商;第三,使用和维护机器人的操作人员,数据分析和程序设计工程师。

  要适应这一变革,政府、工业企业和教育机构都需要进行重要调整。以德国为例,到2025年,与工业4.0有关的拥有IT或计算机工程学学位的大学毕业生缺口将达到12万人。至于中国这方面的情况,BCG还没有专门的研究,但认为,人才缺口是一个必然的现象。

  谷克理认为,德国的“双元制”职业培训可以给中国提供借鉴。“在中学毕业后,很多人会选择这种教育模式。在大约三年的时间中,每周有三天在企业培训、剩下两天在学校学习。工会将确保他们在培训结束之后获得就业岗位。”目前,这一模式已经开始在中国很多省份复制。

  上述报告指出,工业4.0终能在多大幅度上增加就业,将取决于企业如何利用先进技术成果来开发新产品、新服务以及新的商业模式。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工业4.0驱动的汽车制造业 呼唤华为高性能计算云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发展以及现代设计方法在产品开发和试验中的进一步应用,CAE仿真技术(ComputerAidedEngineering)已

0评论2017-07-07684

工业4.0是工业科技时代 更是工业机器人的好时代
随着工业4.0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人口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驱动,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而按照发展趋势,这还仅仅是

0评论2017-07-07690

长春市开办工业4.0 和国际服务外包培训班
为加快长春市产业转型升级,长春市商务局与高新区管委会、东软公司开展了系列中高端培训,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对我市服务外

0评论2017-06-15688

李克强力推“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 中德合作迎关键期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圆满结束对德国的正式访问并成功举行中德总理年度会晤。会晤中,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德经济互补性强,利益

0评论2017-06-05701

“互联网 工业” 工业4.0智能制造时代已经到来
日本的机器人产业与技术十分发达,受到国内老龄化引起的劳动力不足和中国等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的影响,2016年日本工业机器人产量创

0评论2017-05-31614

工业4.0的信息安全攻防战时代开启
近期资讯安全危机大爆发,去年10月Mirai病毒所发起的DDoS攻击、今年4月BrickerBot可直接瘫痪物联网装置,到近期的WannaCry勒索软

0评论2017-05-31545

健身器材制造业 走在工业4.0进程的前沿
智能化带动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行业共识,纵观2017年体博会各大展区,健身器材制造领域无疑是整个行业迈向工业4.0进程走

0评论2017-05-31380

物联网如何推动制造业“工业4.0”?看美国怎么做
5月下旬的波士顿大部分时间是阴冷的,不过,这里的一场全球性的物联网技术大会让业界人士心头不断涌现暖流,他们清晰地看到了行

0评论2017-05-31360

财经观察:强强联合——当“中国制造2025”携手德国“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瞄准五大工程、十大重点领域,助力中国制造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0评论2017-05-313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