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德国工业4.0之旅浅析

2016-06-03 09:03700
 2016汉诺威工业博览会华丽落幕,晨哨君也跟随吴晓波频道德国工业考察团在人头攒动的展会中泡了整整两天,与工业4.0的各个环节来了个近距离接触。围绕着工业4.0真实意义的讨论在企业家考察团中从未终止。毫无疑问,此次的德国工业4.0之旅对我们所有人而言受益匪浅。

然而,随着对工业4.0了解的逐渐深入,我却越来越意识到工业4.0是一场由德国政府导演的广告大片,而这部华丽的大片背后却隐藏着德国的真实目的。若对这一概念不假思索地追捧,中国制造业就危矣!

德国的阴谋

先,让我们在汉诺威工业展考察之后再一次解读工业4.0。工业4.0指的是一整套智能制造体系,它的实现依靠的是工业自动化、大数据以及用户端的结合,而这三者的结合依靠的是物联网,物联网作为桥梁承担着现实端与虚拟端之间数据传输的任务。工业自动化的终产物是机器人,大数据则是以云端为载体的IT管理技术,而物联网的实现依靠的是在生产设备与产品上安插的各类传感器和数据传输装置。

那么工业4.0究竟意义为何?这是德国人的点子,我们就从德国人的角度来分析问题。众所周知,德国自身强大的工业科技支撑着这个国家的经济。大量高科技、高溢价的工业产品的出口使其拥有不仅高效还极其稳固的经济增长。在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时,一系列欧洲国家出现债务危机,而德国经济依旧能维持正增长。

但是德国也有属于自己的棘手问题,那就是劳动力匮乏,这迟早会限制其工业生产。德国曾试图通过引入难民以缓解这一矛盾,但近曝出的一系列难民导致的麻烦已证明这种方法未必行得通。德国在工业上的主要竞争对手——美国和日本均没有像德国这样严重的劳动力问题。而在中低端工业产品领域,中国已经依靠劳动力价格的优势稳固占领市场,且在向中高端进发。

在这样的背景下,德国一直在努力推动工业自动化的发展。众所周知,德国的机器人(手)技术已经相当发达,大量替代了人工。但是毕竟劳动力匮乏的问题只有它为严重,别国用机器人完全替代人力的需求不如德国那样迫切,甚至说机器人的过度应用反而会导致大量失业,产生难以消化的社会问题。

如此一来,工业机器人这一高大上的技术只能归自己用,别国进口这些技术的需求不大。眼看别的国家逐步赶上,吃惯了高科技出口暴利的德国,显然需要更有力的营销策略来尽快推销他们的技术和产品。于是,工业4.0就这样应运而生,它不只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体系,将工业自动化与大数据捆绑,形成数字化工厂,打包出售,里面装的满满的都是德国制造。德国下一个10年的增长就靠它了。

无论是工业4.0还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德国要让大家感受到的是:“历史的车轮不可阻挡,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我们德国是这一技术的创始方,拥有核心技术,要想不被落下,请找我们。”而汉诺威工业展则成为了德国宣扬这一技术的重要平台,今年又找到世界工业的另一极——美国作为这一展会的合作举办国,更是借此将这一概念进一步推至全球。

工业4.0 何为

一个国家开发新技术,卖给别国并没有错,称不上什么“阴谋”。但看似很鼓舞人的工业4.0真的适用于所有行业、所有企业吗?其实不然,在一片业界叫好声之下,让我们继续深挖工业4.0的用途。工业4.0可以说是一套基于上层建筑上的层建筑,它宣扬的两大优点就是成本优化与定制服务,这两大优点恰恰是企业竞争的命门。但仔细思考,这两大优点并非谁都享受得到。

先说成本优化。工业4.0降低成本的方式一是减少劳动力,二是得益于客户定制化服务,大幅减少成品库存。要实现这种结果,就要花巨资从德国购入整套体系,加上人员培训等等,这对于资金有限的中小型企业几乎是行不通的,而对于大型企业用中国的劳动力便宜还是用引进整个工业4.0体系便宜,晨哨君本人不看好引进新体系的实际价值。如果终以机器替代人,也将产生那部分被遗弃劳动力的辞退成本,而他们终何去何从,则成为了社会的成本。

其次,客户定制,也可以说是柔性制造。这里要分开说的是工业用产品和消费级产品。中国广泛讨论的是用工业4.0升级消费级产品的价值链,其实这完全不是工业4.0的初衷。德国的工业4.0主要针对的是工业产品,如零部件、芯片、机械等高技术含量产品,这是解决他们自己工业产能、优化管理效率的方法。由于工业产品的客户是厂商,他们在采购上有计划、有响应时间且批量化,工业4.0是可行的。但值得一提的是,如果中国企业购买工业4.0体系却用来继续生产非级的零部件,岂不是给人以“杀鸡焉用牛刀”之感。

而中国许多观点的核心是如何通过工业4.0对消费级产品的用户体验进行改善。消费级产品的客户往往是“任性”的,需求往往是碎片式的,如果什么产品都定制,对于厂商和物流方都造成巨大考验。不是说这种天马行空的理想永远无法实现,但至少对绝大多数消费品而言,这是在现阶段无法实现的,也完全没有必要。

在本次展会上,我曾遇到一家从事医药行业的中国参展商。他们的展台目测超过50平米,一个大约8平米的智慧城市模型霸气地位于展台中央。他们意图建造一个巨大的智慧试点城市,包含住宅、酒店、工厂、体育场、办公楼等。工厂里采用工业4.0体系。我问用来生产药品吗?他们表示药品还不能定制化,所以他们从保健品做起,比如每天早晨根据外部天气情况和用户需求定制面膜,即时送到用户家中。

一边听着对方热情的讲解,我脑中却出现无数个问号。对方还告诉我他们是来招商的,要和西门子,Kuka等企业合作。这家公司也许就是中国一些企业在尚未理解透彻工业4.0就盲目趋之若鹜的写照吧。

授之以渔VS授之以鱼

其实关于工业4.0的体系更适用于哪个行业,就是问德国人,他们也未必能讲得清楚。我们在与德国级工业企业Festo的约谈会上,Festo派出了一位销售代表向我们介绍Festo的工业4.0技术。Festo是全球著名的气动元件厂商,但面对中国企业家们,那位销售却没谈Festo元件产品,开口便是:“我们与别的德国工业4.0企业不同的是,我们还能够提供企业工业4.0的培训,帮助别的企业升级到工业4.0,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并开发柔性生产线。”

这种做法看似授之以渔,实则授之以鱼。更可怕的是,这将对中国自身的工业发展产生副作用,甚至永无翻身之日。刚刚说过,德国目前对工业4.0的鼓吹,就是围绕成本与定制化做文章。试想,如果大量中国企业都为此去升级所谓的工业4.0,会产生怎样的结果?

先就需要德国的专家进行系统的方案设计,其次是采购德国的工业机器人,而作为一个体系的部件,企业还需要采购相应的数字化设备与系统,接下来再对员工进行培训,后,所有体系的维护维修工作都要靠德方完成。

就这样,一个工业3.0都不敢说完全实现的国家,升级到了4.0。而升级系统的钱都来自于凭借中国廉价的劳动力所赚取的红利。而更可怕的是,所有的生产数据都传至云端,这些数据的安全性严重成疑。后,工业4.0体系中的组件都通过传感器等元件相连,哪部分组件坏了设备生产商比谁都清楚,而维修维护只能通过他们完成。

如此升级工业4.0,那不是在缩短与国外工业差距,而是在拉大这种差距。为此,我们来看看同为工业强国的日本是怎么说的:

日本经济产业省于4月27日发布估算称,由于人工智能(AI)和机器人等的技术革新,如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度日本国内就业人数将减少735万人。同时敲响警钟称,如果被海外企业掌握人工智能等业务的核心,日本企业将沦为给海外企业“打工”,工资高的工作将从日本国内流失。

食肉动物VS食草动物

2016汉诺威工业博览会是成功的。西门子、博世、ABB、Kuka等一杆级德国工业企业大出风头,它们的展台也可谓门庭若市:高大上的装修、直观的产品展示、趣味性的互动活动等等,甚至让游客有种来到未来世界的感觉。这部广告大片拍得太赞。

而今年的中国展台依旧不具备吸引游客驻足的能力,除了华为等为数不多的几家企业展台布置比较大气之外,大部分中国展台的布置风格基本雷同,3到4平米的方形面积上配上一个柜台、一张桌子和几张椅子。中国展台门前也依旧冷清。这也与汉诺威工博会的定位有关,既然不叫交易会,自然更多是需要秀出来。

我也与部分中国参展商有过交流。一家一个次来汉诺威参展的企业告诉我,他们是因这个展会有名且参观人数多才来的,看看有没有客户上门。当被问及他们的产品目前在国际市场的定位时,这位负责人表示自家产品主打中端市场,并形象地解释道:“市场和丛林一样,有些动物食肉,有些食草,我们就是食草的那类。”

很遗憾,在工业制造领域,位居食物链上游的德国是食肉动物,而中国目前还只能食草。而如果我们没有一颗未来食肉的心,我们将永远被别的发达国家限制。中国老百姓去日本买马桶盖、电饭煲已经要求我们对供给侧作出改革。但供给侧该如何改革?答案显然不是到海外买产线,升级工业4.0那么简单。

我们常说:“黑猫白猫,能抓老鼠的就是好猫”。工业4.0也是这样,我们也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无论德国如何鼓吹,不要因那些浮夸的理想而一拥而上。后,我们依旧要学习德国的工匠精神,踏实地把现有的工作都做到极致,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实现产业升级。至于是2.0升3.0,还是2.5升3.5,这都不重要。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工业4.0驱动的汽车制造业 呼唤华为高性能计算云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发展以及现代设计方法在产品开发和试验中的进一步应用,CAE仿真技术(ComputerAidedEngineering)已

0评论2017-07-07682

工业4.0是工业科技时代 更是工业机器人的好时代
随着工业4.0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人口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驱动,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而按照发展趋势,这还仅仅是

0评论2017-07-07689

长春市开办工业4.0 和国际服务外包培训班
为加快长春市产业转型升级,长春市商务局与高新区管委会、东软公司开展了系列中高端培训,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对我市服务外

0评论2017-06-15687

李克强力推“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 中德合作迎关键期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圆满结束对德国的正式访问并成功举行中德总理年度会晤。会晤中,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德经济互补性强,利益

0评论2017-06-05700

“互联网 工业” 工业4.0智能制造时代已经到来
日本的机器人产业与技术十分发达,受到国内老龄化引起的劳动力不足和中国等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的影响,2016年日本工业机器人产量创

0评论2017-05-31613

工业4.0的信息安全攻防战时代开启
近期资讯安全危机大爆发,去年10月Mirai病毒所发起的DDoS攻击、今年4月BrickerBot可直接瘫痪物联网装置,到近期的WannaCry勒索软

0评论2017-05-31542

健身器材制造业 走在工业4.0进程的前沿
智能化带动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行业共识,纵观2017年体博会各大展区,健身器材制造领域无疑是整个行业迈向工业4.0进程走

0评论2017-05-31380

物联网如何推动制造业“工业4.0”?看美国怎么做
5月下旬的波士顿大部分时间是阴冷的,不过,这里的一场全球性的物联网技术大会让业界人士心头不断涌现暖流,他们清晰地看到了行

0评论2017-05-31360

财经观察:强强联合——当“中国制造2025”携手德国“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瞄准五大工程、十大重点领域,助力中国制造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0评论2017-05-313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