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中国制造2025战略实施的人才培养

2016-05-04 17:181020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中国制造2025”的新计划,一举画出了制造业未来10年的发展蓝图。这样雄伟战略下,自然是一个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此举的实施几乎涉及到了社会的方方面面,需要雷厉风行的落实手段。

  环顾国内目前的制造业市场,我国仍处在“大而不强”的境遇。自主创新能力较差、产品质量问题突出、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效率利用较低等等诸多问题制约着我国制造业的发展。成为了“中国制造2025”实施上的巨大阻力。

  根据人社部的一项新的统计:我国技工劳动者约为1.5亿,仅占城镇就业人员的39%,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19%;其中,高级技能人才仅为3762.4万人,仅占技能劳动者总数的25.2%,占就业人员总量不到5%。

  

  这一统计数据表明,文化素质高、技术精湛的优秀工程师和技术工人是目前国内为紧缺的资源。必须要将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作为中长期战略发展的一项重要内容。

  而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进一步发展,我国制造业的竞争状态将会持续上升,市场的将会重新洗牌。制造业将会迎来“机器人新时代”,能代替人做某些单调、频繁和重复的长时间作业,及代替人工在危险、恶劣的环境下操作。有效节约人工成本,降低危险事故的发生。

  而国家方面,也应当引导以传统工科专业为主的名校端正办学理念,积极扶持“华兴鼎盛”这类以工业科技技术为核心新型人才培养学校。加强中等专业技术学校的建设,以培养人才为根本目的,让学生在校所学与企业实践有机结合,让学校和企业的设备、技术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以切实提高育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人才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战略支撑。而校企合作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企业在竞争中为有利的一环。企业必须建立健全适应产业变革的人才培育机制,加快培育产业发展的各类各层次人才,建立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产业人才队伍,才可以在行业竞争中博得先机。为加强“中国制造2025”奠定坚实的基础。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新华社北京11月10日电 2003年10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关于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制定了振兴战略的各项方针政策,吹响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号角。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老工业基地的体制性、结构性矛盾日益显现,进一步发展面临着许多困难

0评论2019-11-11607

全力推进《中国制造2025》 李强宣布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
  以创新、智能、绿色为主题的第十九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暨颁奖仪式,11月6日下午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共中央政

0评论2017-11-07662

“中国制造2025”国际合作论坛分享企业国际合作案例
东方网记者解敏11月1日报道:国家工信部装备司副巡视员曹钢介绍,为推动中国制造2025深入实施,工业和信息化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

0评论2017-11-0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