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论是厂商还是销售商们,太多都是缺乏思考的一股脑儿跟风,大谈互联网+,却不过是在淘宝天猫京东1号店等平台上开了个店而已,不知自媒体、不知场景体验、不知用户服务、不知众筹,更不知具体的需求,其信息多为二手的人云亦云,走的每一步其结果不是邯郸学步就是老牛拉车,没了自己没了方向还千斤压。
互联网开放的形态让电子商务平台得以迅猛的发展,也让传统媒体类被冲击,看报纸的人少了,看电视的也在减少;p2p模式让传统银行被冲击,在线申请贷款颠覆了传统的层层审批;购物方式的改变减少了很多成本;特别是白条花呗任性付的出现,把会员捆绑得一动不动的,借呗金条的出现,让借取现金都不再是难事。
不论你多么的为网购唱赞歌,但是沃尔玛家乐福好又多新华都永辉超市这样的卖场大多数每天都还是爆满,大家采购及时需要的生活用品,再大的品牌也离不开实体店,实体店也不会消亡,格力敢关闭所有的线下店吗?其实,我能在网上买衣服裤子鞋子水壶电饭煲,但是我无法网购我今晚需要的一个茄子两颗白菜一块豆腐,我网购过的衣柜书柜不是螺丝不对就是板材配错,烦不胜烦。如果互联网要解决后一里路的问题,就必须得解决同城化片区化的配送和减少中间环节的利益问题。
苏宁号称线上线下同步,新买的洗衣机在搬运中外壳撞凹两天了也没能解决互换这个问题,购物体验远比不上传统方式,看着放在客厅里的这大家电心里不是滋味。易购与淘宝/天猫多数都是第三方物流,很多地区得等上4天以上,调换货的时间还不能加,这就是京东自建物流和亚马逊及时调换所具有的领先的体验优势。
其实,现在逛街的人还是那么多,出去走走就知道了,反而现在的常规需求呈现高端化,以前是在水果摊买水果,现在都去专业水果店,那里有品质保障,因为是专业好多年。路边的摊点于我已经没有购买的冲动了,我甚至去想万一卖东西的这个人有什么传染病怎么办?不过也是具体情况去具体分析,不全一棒子打倒。千元神器没人爱,六万BYD不要的,这是正常心里选择。
曾在某平台上统计过行业产品的销量,就这样的销售情况,分摊下来,一个地区一个县城的数量可以说是微乎其微,不仅没有形成区域品牌的效应,用户零散不一,反而给售后和口碑留下了隐患。
曾经渠道为王,如今决胜心智。谁能将产品+互联网/品牌/文化/服务/体验/互动……植入用户心里取得一个认知,谁将赢得天下,那可不再是小诸侯。
在未来,越是互联网的广泛运用及延伸,中间商将面临更多痛苦的挑战。产品+才是根…,谁也离不开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