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3月,台达机电事业群(IABG)在北京举办一场媒体发布会,一举发表10余项将在2016年陆续上市的自动化新產品,规格阵仗与创新力度皆属空前,引起多讨论的是当中涵盖符合工业4.0多个范畴所属的对应產品,被视为今年「智」动化前景的超级新星。
台达机电事业群总经理张训海表示,台达今年强调新世代与创新度,因此每一项新產品都有到特色,共同点是顺应工业4.0潮流、具备「智慧、高端生產」基因-「体积小、精度更高、性能更佳、易与系统连结、高速通信能力强」等特徵。这些新世代自动化代表有:变频器、伺服驱动器、线性马达、工业电脑、可程式控制器(PLC)、乙太网路交换器、robotics、机器视觉、感测器、电表以及SCADA软体、工业通讯能源管理软体与更多自动化控制软体等產品。
工业4.0被视为第4次工业革命,所谓革命就是日积月累不断积蓄出来的能量,因此可视为一个整体產业界共同进化的过程。张训海指出,放眼全球大部分企业仍停留在工业2.0、3.0,要谈工业4.0尚言之过早;但「朝向工业4.0浪潮前进」这个趋势在未来10年已大致定局,必需做好准备以待时机成熟。他强调,各家企业在此一歷史性鉅变潮流下都应思考:「企业立足点在哪里」、「企业提供的价值是什么」及「如何做」。
被问到「在迈向工业4.0的过程中台湾企业能做什么?」张训海指出,台达现阶段扮演的角色是帮助3种对象升级:1、协助尚未自动化的企业先自动化。2、力求机台朝向智能化发展。3、改变过去「人」理管「人」的生產模式,转为「人」理管「机台」,为未来进入「人类主导人与机器合作」的生產经营形态作准备。据此,台达会创造更多与客户一起发展成长的机会。
许多人看好工业4.0是自动化的重要市场动能,张训海有不尽相同的见解。他认为对业界而言,工业4.0既非立即动能、不 具迫切性,也不会直接衝击生存,它真正会扭转与衝击的是客户-也就是终端產品制造者的商业模式,而迫使其生產上倾向「更有弹性、灵活重组、能依实际需求调整生產」,以达工业4.0的目的地-即时、灵活、在地制造。由此也可预见未来将有更多分散式生產,其所需的生產设备则必需符合「体积小、建置成本低、更弹性/灵活生產与smart」。
IABG今年Q1营运表现优于计画目标,对市场前景,张训海表示,「不会比去年更差」,并指出在自动化市场,景气波动短暂且为常态,时间轴拉长来看,成长曲线仍会向上,言表保守而不失乐观。
(工商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