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新闻首页 新闻分类 切换频道

当3D打印遇上工业4.0是“叫好不叫座”吗?

2016-04-13 09:38690
       新生事物潜入我们生活的速度越来越超出原有的认知和预期。3D打印,这项本已诞生30年却一直不温不火的增材制造技术,如今在工业4.0和智能制造大战略背景的指引下,引发了从上市公司到学校教学,乃至个人创业层面的热烈追逐。

 

 

3D打印现状

 

作为工业4.0受瞩目的技术之一,3D打印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速度用“突飞猛进”来形容毫不为过。但需要注意的是,从经济性和技术角度看,其定位是对现有制造工艺的补充和完善,而不是对传统制造业的颠覆

 

同时,3D打印材料性能还不够稳定,且材料的通用性比较差、成本高企,也制约着3D打印在工业领域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目前,中国的3D打印已在航空航天、汽车、生物医疗、文化创意等领域得到了初步应用,但离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工程化应用还有一定距离

 

“与热闹的消费级3D打印机相比,工业机的生产与应用要冷清许多。‘高精尖’工业市场毕竟有限,3D打印在其他工业领域的应用还未铺开。”中国国内现在90%的3D打印企业是做打印“小玩意”的桌面机,工业3D打印机的竞争尚未真正开始

 

材料品种少、价格贵、性能低,正是制约工业级3D打印应用的关键。工信部、发改委、财政部出台的《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中,将着力突破增材制造(即3D打印)专用材料,鼓励优势材料生产企业从事增材制造专用材料研发和生产,作为推进计划的一个步

 

随着个3D打印国家政策的出台,3D打印在工业领域的机遇和挑战又一次引发了业内的关注

 

高精尖领域“尝甜头” 

卫星每减重一公斤,即可减少10万美元的发射成本。通过运用点对网的3D打印零件,卫星的减重比已达到30%,远超过去减重13%的期望

 

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大型工业级3D打印机,这台外观看起来像大柜子一样的3D打印机,内里分布着等同于一个制造车间的精密仪器,将物件的三维数据输入电脑并按下“打印”键后,这台“制造车间”就能在数小时内打印出工业级的零件

 

在3D打印工业领域的应用中,航空航天业已经开始有所运用

 

与此同时,3D打印在复杂结构的造型方面还具有特优势。“过去设计师在设计零件时,要考虑工艺性,否则到车间制造时会做不出来。但现在基本只要想象比较合理的,就可以3D打印出来。”

 

能做一些传统工艺难以做到的“奇形怪状”的结构

 

其实,大家能看到的3D打印应用只是冰山一角,某些军工领域早已成熟运用。而且诸如航空航天等高精尖领域对成本不敏感,零件多为单次小批量生产,恰恰与3D打印的特性相符

 

《国家增材制造产业发展推进计划(2015~2016年)》已经明确将增材制造作为航空航天制造等高端装备制造及修复的重要技术手段。结合重大工程需求,在航空航天等涉及国防安全及市场潜力大、应用范围广的关键领域和重要产业链环节实现率先突破,也是国家发展增材制造的基本原则之一

 

航空航天领域的3D打印应用正热火朝天,但很多技术在实际应用中仍是摸着石头过河。“有的零件可以用3D打印,但零件所处的温度和运动条件一旦变了,就不一定行了。”

 

“就像是做宫保鸡丁的技术成熟了,但换做热干面,又不行了,火候、手法还需摸索。”

 

材料又贵又少成掣肘

 

“3D打印属于增材领域,所以材料发展是3D打印的物质基础,材料发展决定了3D打印的应用范围

 

3D打印的材料种类少很难满足需求。目前增材制造的材料仅100多种,而传统减材制造、等材制造的材料有数万种。

 

“这就导致了3D打印与工业应用的结合面太窄”

 

“出现了‘叫好不叫座’的局面”

 

其次,材料的性能还不够稳定,且材料的通用性比较差、成本高企,都制约着3D打印在工业领域应用的进一步发展

 

以目前在3D打印工业应用中使用多的钛合金材料为例,其一公斤的价格为2000~3000元左右。这意味着做一个20多公斤的零件要花5、6万元,而传统铸造业只用花几百元就能搞定,这使得3D打印在“高精尖”以外的其他工业领域难以推广开来

 

“3D打印的材料好能降到几百元一斤,否则太贵了没人用。”此外,材料的丰富性问题也是其团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不少材料难以做到工业需求的抗疲劳和高温耐久等特性,很多应用施展不开。

 

“锅碗瓢盆有了,但柴米油盐还缺很多”

 

材料成本为何居高不下?业内人士指出,业内对3D打印材料的投入还不够,材料市场尚未形成充分竞争。不少3D打印巨头又做设备又做材料,材料与设备捆绑式销售,相对封闭的系统导致成本难以降下来

 

“我们现在的感受是,便宜的材料干不了事,能干事的价格又高”

 

在国务院5月发布的《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有5处提到了3D打印,并将其列为要突破的10个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国际上3D打印工业级设备商和材料商销售增幅巨大的事实,被业内视作3D打印的工业应用来到了爆发临界点

 

作为全球金属3D打印设备巨头之一,德国EOS公司销售数据的变化暗含着行业趋势的密码,目前用于塑料加工的3D打印设备销售占比为三分之二,但金属打印设备的成长态势远超塑料,很快金属设备的销售占比会超过50%

 

而用3D打印制造金属结构件,又是3D打印真正开启工业化的标志

 

另一家3D打印的原材料公司,钛粉末材料巨头加拿大AP&C公司的销售连续多年维持在50%-60%的增长幅度,对中国市场更是雄心勃勃,他们正通过在中国投资、实现本地化生产的方式,进一步降低3D打印金属粉末材料的价格

 

种种迹象表明,3D打印的上游技术正日渐成熟,下游应用也在扩大。但也要看到,目前全球的设备商主要是做非金属、桌面级3D打印机,做金属3D打印设备的公司还不到10家

 

3D打印行业终的核心竞争力将在工业领域。5年时间里,3D打印行业将实现从消费级应用到工业化应用,从非金属3D打印设备为主到金属设备为主的过渡

 

全球做金属3D设备的公司将达到30家,中国将产生10家

 

未来,3D打印能否“包打天下”?从事3D打印研发多年的清华大学教授颜永年并不这么认为,这位被称作中国3D打印一个人的老人表示,3D打印不是替代传统的技术,而是补充传统制造技术的不足,其发展方向应该是和传统技术相结合

 

其实,突破材料限制的关键手段之一,就是与传统行业充分结合,并且应该用大型项目来推动3D打印工业领域的重大应用

 

3D打印与传统铸造技术的结合,能补足3D打印韧性不足、易断裂的缺陷。“尤其在重型、大型装备制造方面,3D打印能推动大项目更有效率的进行。”3D打印将应用在核电主设备制造中

 

如果用传统路径,对钢锭的材料利用率只有20%;而如果用重型3D打印+传统锻造的方式,其制造周期可以缩至过去的1/3,材料利用率将提升至8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工业4.0驱动的汽车制造业 呼唤华为高性能计算云解决方案
近年来,随着计算机软、硬件发展以及现代设计方法在产品开发和试验中的进一步应用,CAE仿真技术(ComputerAidedEngineering)已

0评论2017-07-07684

工业4.0是工业科技时代 更是工业机器人的好时代
随着工业4.0发展、产业转型升级、人口结构调整等多重因素驱动,我国已经成为最大的工业机器人市场,而按照发展趋势,这还仅仅是

0评论2017-07-07690

长春市开办工业4.0 和国际服务外包培训班
为加快长春市产业转型升级,长春市商务局与高新区管委会、东软公司开展了系列中高端培训,并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对我市服务外

0评论2017-06-15688

李克强力推“中国制造2025”对接德国“工业4.0” 中德合作迎关键期
日前,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圆满结束对德国的正式访问并成功举行中德总理年度会晤。会晤中,李克强总理指出,中德经济互补性强,利益

0评论2017-06-05701

“互联网 工业” 工业4.0智能制造时代已经到来
日本的机器人产业与技术十分发达,受到国内老龄化引起的劳动力不足和中国等国际市场需求增长的影响,2016年日本工业机器人产量创

0评论2017-05-31614

工业4.0的信息安全攻防战时代开启
近期资讯安全危机大爆发,去年10月Mirai病毒所发起的DDoS攻击、今年4月BrickerBot可直接瘫痪物联网装置,到近期的WannaCry勒索软

0评论2017-05-31543

健身器材制造业 走在工业4.0进程的前沿
智能化带动体育用品制造业转型升级已成行业共识,纵观2017年体博会各大展区,健身器材制造领域无疑是整个行业迈向工业4.0进程走

0评论2017-05-31380

物联网如何推动制造业“工业4.0”?看美国怎么做
5月下旬的波士顿大部分时间是阴冷的,不过,这里的一场全球性的物联网技术大会让业界人士心头不断涌现暖流,他们清晰地看到了行

0评论2017-05-31360

财经观察:强强联合——当“中国制造2025”携手德国“工业4.0”
中国制造2025,中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瞄准五大工程、十大重点领域,助力中国制造业创新和转型升级。  

0评论2017-05-31388